早在幾年前攀登鳶嘴山登山步道時,就有把這景點列入行程當中,沒想到鳶嘴稍來登山路線就耗費了我一整天的時間了,太高估自己的體能,下山時都已經傍晚了,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早就已經關門了,只好下次再來參訪了。直到近日,正值4月至5月是螢火蟲出沒的季節,想到著名拍攝螢火蟲的勝地「東勢林場」,趁著下午還有空檔時間,就順道先來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走走看看。
園區入口處就有附設停車場和廁所,還滿便利的!進入園區後,就先沿著步道順時針環一圈園區。
步道四周不時可以看到一些木雕作品,有些作品還滿有意思的。
有一點不巧的是,來到這邊後才發現原本園區的貯木池正在施工重新整治當中,所以感覺有一點凌亂。
少了池子裡的水,似乎也少了一點感覺,直呼好可惜呀!
如果沒有在施工的話,從這角度拍過去應該和遠處山景還滿搭配的。
雖然覺得有點小遺憾,沒有目睹到貯木池的面貌,但也只能接受。
雖然有點不完美,但轉換心情,其實沿途也有許多木雕作品可以欣賞。
看到木頭人這作品,感覺還滿前衛的,作者主要是想表達人類、地球、宇宙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幫助,一個也不能少的概念。
園區前身為「大雪山林業公司」,擁有60年代東亞地區最大製材廠。
雖已停止營運,惟保留之大製材廠、燃料倉、鍋爐間、碎片倉等木材工業設施遺跡。
漫步在步道上,讓我想起之前去羅東林場的景色,有些許的相似。
這裡的貯木池已經轉型成為兼具自然生態、環境教育以及區域灌溉等多功能的生態池。
感覺這燃料倉似乎是整個林場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沿著環貯木池步道走,不時可以看到燃料倉坐落在貯木池一旁,感覺還挺美的!
燃料倉的對面即是原木梯,充滿了鋼骨架構材料,濃濃的工業風格建築。
全廠建築除部分機器基底及骨架採鑄鐵外,全數採用台灣檜木作為大跨距結構材。
為當時世界第二、東南亞第一的美式大跨距製材廠。
燃料倉為製材工廠廢木貯存場所,提供鍋爐間燃料來源。
一旁的鍋爐間則是利用燃料倉提供之廢木料製造蒸氣發電,作為製材工廠動力之一。
這間為切片倉,是製材工廠副產品「切片」之貯存場所,為紙漿原料。
工業設施遺跡仍有其獨特性,見證台中過去林業之發展。
這邊也保存著鐵道遺跡,應該是早期東勢線運送大雪山林場的林木資源所開闢。
過去也曾有鐵道支線與東勢車站相連,支撐著東勢的產業發展。
不知不覺中就走完一圈園區了,沿途也欣賞到許多的木雕作品,也參觀了木材工業設施遺跡,對於過去林業發展稍微了解些,雖然美中不足的是碰上轉型成生態池的貯木池正在重新整頓施工中,稍微有點遺憾,不過也很期待整理過後的樣貌,有機會再來拜訪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