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玻璃媽祖廟.台灣護聖宮

在鹿港老街待了不少的時間,再加上剛好遇到警報演習,所有的人員和車子都禁止走動,所以只好待在便利商店直到演習結束,耽誤了大約半小時的時間,所以老街部分就先到此結束,之後有機會再來把剩下的景點走完,之後就從老街移動到玻璃媽祖廟大約10多分鐘的路程而已。

會來參觀玻璃媽祖廟的原因是之前曾經看過別人拍晚上開燈的景色相當的美阿,想來一窺它的面貌,只是這次無法待到晚上拍夜景。


玻璃媽祖廟其實就在台灣玻璃館旁邊而已,這邊有一大塊空地可以停車相當的方便,再步行一下就可以抵達了。

護聖宮位於鹿港彰濱工業區內,為了宣揚媽祖德澤,推動「鹿港古都.彰濱新城」同步發展而設立。

這門應該是電動門的設計吧,有別於一般的廟,還是頭一次看到。

這是一座用木工工法打造環保材質的玻璃廟,用新的刀板工法,從立體骨架架設玻璃。

很多攝影師就是等待晚上開燈之後,利用中間的池子拍攝廟宇開燈後的倒影。

結合電子科技、生態保育、文化創意特質,特建構這座玻璃廟。

以木雕、石雕精品,融合彩繪窯燒、熱塑、堆疊玻璃等材料執行內裝修飾。

展現台灣建築、工藝、科技和藝術的層次等級。

在民間的神話傳說中,替媽祖察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的千里眼。

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的順風耳。

廟內供奉主神為琉璃媽祖神銜為〝普濟群生.仁慈天后〞。

多元文化及藝術創作匯聚構築而成。

這座玻璃廟白天不用點燈,晚上為LED燈,對節能貢獻很大。

裡面並不大,很快就可以走完了,但可以細細欣賞這座廟宇的工藝之美。

玻璃廟的出發點是展現玻璃技術的極致表現,加上宗教信仰廟,移風易俗渡化眾生。

玻璃媽祖廟隔壁就是等等要參觀的台灣玻璃館了。

期待之後有在彰化遊玩時,有機會可以來這邊拍開燈後的夜晚景色,相信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姜子寮山步道

每當提到這條步道時,就不得不先說我為何突然買新車的原因,當初就把姜子寮山步道規劃在我的一日遊的行程裡,找個休假晴朗的好天氣就開著老爸的車前往,誰知因水路有漏水導致水溫上升,最後拋錨在高速公路上,車子還差點燒起來了,把我嚇得半死,最後請拖吊拖回桃園處理,最後研判應該是沒救了,完全沒有修理的價值,促成我購買新車的契機。

高雄地標建築大賞

一直對港都這個城市很陌生,趁著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高雄各地標建築的位置,順便欣賞獨特的建築也是這次來高雄的目的之一,個人也非常喜歡獨特的建築設計,彷彿是件藝術品般呈現在眼前。 今日最先拜訪的建築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看網路介紹是一間很美的圖書館。

大湖觀景台

最初的計畫是結束蜊埤湖的行程後,直接繼續前往福山植物園參觀去,但是因為之前天候不佳又因預約日接近無法取消,被系統封鎖兩個月都無法再預約了,只好改變計畫去之前也一直很想去的九寮溪生態園區,途中會經過大湖這邊,突然想到之前有標記一處大湖觀景台這地方,印象中會知道這地方是因為之前在查詢有關宜蘭的攝影景點,才意外發現原來有這地方。 前來的路上會開上一條叫湖西產業道路,道路有水泥鋪設但路面不算寬且會瞬間陡上,所以前來時務必要小心,由於也是第一次前來也沒什麼把握,看到接近目的地時,就把車停放在路邊再往觀景平台走去。 步行至觀景平台的產業道路上,意外看見幾顆梅花樹,但感覺才陸續要綻放而已。 蜜蜂辛勤著採食花蕊上的花蜜,在花朵之間穿梭著,構成一幅美美的畫面。 老實說剛開始還找不到觀景平台到底在哪?後來才在一處樹叢堆裡發現,但這邊這視野其實沒有很好,因為被前面的樹木遮蔽不少,反而覺得剛走上來的產業道路這段視野還比較好。 由於觀景平台視野不優,所以又往回走到剛剛前來的產業道路上,路上碰到幾顆橘子樹,感覺好橘子好可口。 果實上殘留白白的東西應該是農民在防止果實日燒用的碳酸鈣,也就是俗稱的石灰粉,清洗一下就可以食用。 個人認為這裡最佳攝影位置落在這片種植金棗的產業道路旁。 金棗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 從斜坡的產業道路上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從大湖觀景平台所看到的景色,且不會有樹木遮擋的問題,下面還種植了一片金棗。 本來想說拍這片景色應該要用廣角鏡比較適合,但實際發在這場景用中長焦段拍比較好,因為今天的天空較少特色,用中長焦可以局部特寫,避免拍到太多的天空。 這個方向應該是剛剛從蜊埤湖一路過來的景色吧,遠處的山邊都布滿了墓園。 老實說,我還真的很少用70-200mm長焦鏡頭拍風景這麼久,但是這邊就一整個超適合的啦! 往左邊眺望過去應該依序為頭城、礁溪,俯瞰員山、宜蘭與壯圍。 往右暸望則可以眺望到羅東、冬山、蘇澳,視野還滿廣闊的。 而正前方就是棋盤式的稻田排列景色,只可惜沒看到金黃稻田風光,不然應該會更美的說。 而正前方遠處則可以眺望到龜山島了,以前都不覺得龜山島像隻龜,但從這邊望向龜山島真的像極一隻龜,原來之前看到位置都不對。 這邊還滿適合拍攝日出和夜晚的景色,或許下次有經過這時可以來挑戰看看。 宜蘭地區的稻田一年一作,每年的五月初到六月底為稻子成熟期,所以在這段期...

三峽五寮尖山

不管是在網路旅遊文章分享還是在臉書的動態貼文,多少都遇過有人分享五寮尖山登山的照片和文章,對於山頂上遼闊的視野感到相當嚮往,所以一直把這個景點收入在口袋名單之中,但遲遲一直沒有機會來到這邊。這次就趁從雲森瀑布回來的途中經過五寮尖山的登山入口,就開始展開一條不歸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