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山車站

好幾年前帶著小折沿著綠光海風自行車道騎乘,途中本來想到大山車站參觀但不知道為何騎錯條路越騎越遠,等意識到時已經有點距離了,最後就沒騎回頭了打算下次再來拜訪。這次剛好開車來且又順路,終於有機會來完成上次的小遺憾,大山車站是台灣少數存留的和洋風半木構造式的車站。
原來大山車站就隱身在巷弄民宅裡, 和自己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大山車站是苗栗後龍海線在日治時期就建造的老車站。

車站外面停放許多車輛,其中這台復古的摩托車搭配車站的建築真的好有味道喔。

由於是屬於小站而已,所以看起來好像只有一名工作人員處理所有的業務。

這棟車站建築感覺和之前看到的新埔車站很類似,一度以為自己就在新埔的錯覺。

進出車站的木製閘門好復古喔,雖然現在早已都使用悠遊卡感應進出車站了。

木欄杆、牛眼窗、木格玻璃窗等,處處散發著濃濃的日式風味。

與談文車站、新埔車站及日南車站為日治時期同一批啟用之海線火車站。

月台這邊也是有個簡易的遮雨棚天橋可以穿梭在各月台之間。

空曠筆直的鐵道景色讓我聯想到大學時期在花蓮的時光。

從天橋這邊望向遠處,隱約可以看到大海了。

這邊也是屬於小站而已,所以也只有區間車會停留而已,其它列車都直接呼嘯而過。

大山火車站曾經是海線貨運大站,全盛期一年載客量達 24 萬人,貨運量也不少。

沈浸在這悠閒恬適的海線鐵道風情,置身其中,超心曠神怡的啦!

雖然只是個簡易的小站,但是給人一種海線獨有的輕鬆步調,讓人覺得無壓迫感。

車站旁的工具儲藏間也和車站的主建體相當的融合無違和感。

大山車站部分的建築上都還保有著日治時期的面貌,是個值得前來造訪的木造老車站,同時也是不少火車迷和攝影愛好者喜歡造訪的景點。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桃園濱海線之竹圍、永安漁港與新屋綠色隧道

聽氣象預報說今明兩天好天氣之後又要開始變天了,剛好這禮拜星期一是Off Day,就計畫出去騎車嚕,順便測試新裝的CAT EYE碼表是否一切正常,挑一個最基本款的碼表,簡單又清楚,免得像上次買的碼表,功能太多用不到又容易故障,隨它心情在顯示,囧。

高雄地標建築大賞

一直對港都這個城市很陌生,趁著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高雄各地標建築的位置,順便欣賞獨特的建築也是這次來高雄的目的之一,個人也非常喜歡獨特的建築設計,彷彿是件藝術品般呈現在眼前。 今日最先拜訪的建築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看網路介紹是一間很美的圖書館。

三峽五寮尖山

不管是在網路旅遊文章分享還是在臉書的動態貼文,多少都遇過有人分享五寮尖山登山的照片和文章,對於山頂上遼闊的視野感到相當嚮往,所以一直把這個景點收入在口袋名單之中,但遲遲一直沒有機會來到這邊。這次就趁從雲森瀑布回來的途中經過五寮尖山的登山入口,就開始展開一條不歸路阿!

阿嘉的家與恆春縣城西門

在墾丁白沙灣待了好一陣子之後才緩緩往恆春移動,發現和原本預期的行程進度落差很大,只好捨去後面的景點,把剩下的時間待在恆春這邊,因為久久才來到這麼南邊,還沒好好感受這邊的天氣和風俗民情就離開了,實在有點可惜。 對於恆春這邊的印象來自於電影「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在我就讀大學期間非常的火紅,而這邊電影我也反覆看了滿多遍的,非常喜歡這邊純樸的風土民情,一直希望有個機會能親身來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