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17桃園燈會‧幸福起家

聽到電視新聞報導今年的桃園燈會是在龍潭大池舉辦,雖然規模沒有去年的盛大,但好像有許多不同主題的燈區可以欣賞且又是在龍潭大池內,感覺就會有不同的景緻,趁著開幕的第一天,就跑到龍潭大池一窺究竟。
今天剛好提早下班,所以只上半天班而已,因擔心會塞車,所以大約下午傍晚時刻就騎著摩托車來到龍潭大池。


可能是第一天活動剛開幕而已,大家都衝著好奇心來,現場早已被滿滿的腳架包圍住,根本沒多餘的位置可以架只好手持。


真的很可惜沒位置架腳架,因為剛好正值魔幻時刻,是天空由微亮轉天黑的時刻,但是手持沒辦法拍出這種感覺。

這邊有雷射燈的效果加上噴水秀,增加主燈秀的精采度。

旁邊燈區的燈光因為湖面產生倒影非常的漂亮。

等等就打算從這邊開始逛逛其它燈區。

很喜歡這種桃子造型的燈籠,掛在上空一排望過去就覺得很美。

燈在台灣民間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特別以桃子為意象,打造創意桃子燈林。

掛設的桃子燈象徵結實累累,讓賞燈遊客遊走祈福,為來年帶來福氣滿滿的好運年。

在走道左側這邊,可以看到七彩街道霓虹燈,湖面上的燈光倒影相當的美。

只是今天的風挺大的,不然倒影的燈光呈現應該會更美。

這邊有一區名為祥獅獻瑞,裝置於龍潭大池原有的舞獅跳樁上,並設有大龍炮、焰火造型燈飾。

為一年之初增添喜氣與福氣。

這組Q版的關公像好像在去年的桃園燈會看過,依然很古椎。

走著走著來到一區名為一同去礁遊的燈區。

加上白沙岬燈塔、自行車、風車並搭配螃蟹及魚類造型燈增加趣味。

呈現桃園濱海旅遊的好風光。

我想這區是鼓勵大家可以用腳踏車的方式遊覽桃園濱海風光,應該是一個很棒的體驗吧。

聽市長致詞有提到在桃園燈會結束之後,龍潭大池要暫時封閉重新整修,期待之後全新的龍潭大池。

還記得第一次來龍潭大池時,就是用騎腳踏車的方式,從南崁一路慢慢騎到大池這。

這邊有一區星星造型的走道,名為星月情緣。

由於2月14日適逢西洋情人節,於浪漫的湖上木橋設置歌頌愛情的星月情緣區。

燈光顏色會一直變換,非常的美阿。

這區一樣名為一同去礁遊,一樣呈現桃園濱海沿途的景色。

當然我本人也是有用腳踏車遊桃園濱海沿途景色過。

今年生肖年屬雞以可愛迷人的萌樣,打造溫馨的小雞家庭。

用簡單的形狀勾勒出可愛版的雞,參觀民眾可合影為雞年留下美好的回憶,在新的一年機不可失,好運旺旺來。

走著走著來到北橫狂想曲區。

這區很特別的是有展示像是水晶盒的東西,裡面是一些昆蟲植物的景觀,用燈光來表現。

燈光會不停地閃爍變換,有點夢幻感。

以桃園市鳥台灣藍鵲、北橫特有種根節蘭、螢火蟲及蝴蝶造型燈呈現。

不得不佩服創作者的用心,真的做得很棒。

運用紅外線感應裝置啟動蟲鳴鳥叫音效,增加互動效果,讓賞燈民眾體驗北橫大自然美妙的樂章。

真的把桃園原有的特色都給呈現出來了。

吊橋也布了滿滿的燈泡,閃閃發光。

運用龍潭大池吊橋設置led燈模擬石門水庫洩洪時壯麗的意像。

這邊有個階梯可以往上走,後來才發現這邊也是一個燈區。                              

本區播放鄧雨賢著名的《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歌曲。

並搭配復古造型的留聲機花燈,帶領民眾一同回到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創作的年代。

燈光隨著音樂節奏律動、閃爍,帶給民眾一場聽覺、視覺的豪華饗宴。

從這邊可以眺望到最後一個燈區,就剛好完成一圈了。

這區名為百蝶嬉春,桃園山林資源豐富,創造豐富的物種多樣性。

據行政院農委會於2002年的調查統計,桃園共有113種蝴蝶類。

而在百蝶之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瀕臨絕種的珍貴物種「大紫蛺蝶」。

本區利用池畔蓊鬱的樹木環境,使百蝶燈飾隨著燈光律動如翩翩飛舞於樹叢。

帶領民眾欣賞桃園生態之美,打造壯觀、浪漫的光環境。 雖然今天寒流來襲,頂著寒風走完一圈,但一切似乎很值得,讓人想多停留一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姜子寮山步道

每當提到這條步道時,就不得不先說我為何突然買新車的原因,當初就把姜子寮山步道規劃在我的一日遊的行程裡,找個休假晴朗的好天氣就開著老爸的車前往,誰知因水路有漏水導致水溫上升,最後拋錨在高速公路上,車子還差點燒起來了,把我嚇得半死,最後請拖吊拖回桃園處理,最後研判應該是沒救了,完全沒有修理的價值,促成我購買新車的契機。

高雄地標建築大賞

一直對港都這個城市很陌生,趁著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高雄各地標建築的位置,順便欣賞獨特的建築也是這次來高雄的目的之一,個人也非常喜歡獨特的建築設計,彷彿是件藝術品般呈現在眼前。 今日最先拜訪的建築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看網路介紹是一間很美的圖書館。

大湖觀景台

最初的計畫是結束蜊埤湖的行程後,直接繼續前往福山植物園參觀去,但是因為之前天候不佳又因預約日接近無法取消,被系統封鎖兩個月都無法再預約了,只好改變計畫去之前也一直很想去的九寮溪生態園區,途中會經過大湖這邊,突然想到之前有標記一處大湖觀景台這地方,印象中會知道這地方是因為之前在查詢有關宜蘭的攝影景點,才意外發現原來有這地方。 前來的路上會開上一條叫湖西產業道路,道路有水泥鋪設但路面不算寬且會瞬間陡上,所以前來時務必要小心,由於也是第一次前來也沒什麼把握,看到接近目的地時,就把車停放在路邊再往觀景平台走去。 步行至觀景平台的產業道路上,意外看見幾顆梅花樹,但感覺才陸續要綻放而已。 蜜蜂辛勤著採食花蕊上的花蜜,在花朵之間穿梭著,構成一幅美美的畫面。 老實說剛開始還找不到觀景平台到底在哪?後來才在一處樹叢堆裡發現,但這邊這視野其實沒有很好,因為被前面的樹木遮蔽不少,反而覺得剛走上來的產業道路這段視野還比較好。 由於觀景平台視野不優,所以又往回走到剛剛前來的產業道路上,路上碰到幾顆橘子樹,感覺好橘子好可口。 果實上殘留白白的東西應該是農民在防止果實日燒用的碳酸鈣,也就是俗稱的石灰粉,清洗一下就可以食用。 個人認為這裡最佳攝影位置落在這片種植金棗的產業道路旁。 金棗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 從斜坡的產業道路上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從大湖觀景平台所看到的景色,且不會有樹木遮擋的問題,下面還種植了一片金棗。 本來想說拍這片景色應該要用廣角鏡比較適合,但實際發在這場景用中長焦段拍比較好,因為今天的天空較少特色,用中長焦可以局部特寫,避免拍到太多的天空。 這個方向應該是剛剛從蜊埤湖一路過來的景色吧,遠處的山邊都布滿了墓園。 老實說,我還真的很少用70-200mm長焦鏡頭拍風景這麼久,但是這邊就一整個超適合的啦! 往左邊眺望過去應該依序為頭城、礁溪,俯瞰員山、宜蘭與壯圍。 往右暸望則可以眺望到羅東、冬山、蘇澳,視野還滿廣闊的。 而正前方就是棋盤式的稻田排列景色,只可惜沒看到金黃稻田風光,不然應該會更美的說。 而正前方遠處則可以眺望到龜山島了,以前都不覺得龜山島像隻龜,但從這邊望向龜山島真的像極一隻龜,原來之前看到位置都不對。 這邊還滿適合拍攝日出和夜晚的景色,或許下次有經過這時可以來挑戰看看。 宜蘭地區的稻田一年一作,每年的五月初到六月底為稻子成熟期,所以在這段期...

三峽五寮尖山

不管是在網路旅遊文章分享還是在臉書的動態貼文,多少都遇過有人分享五寮尖山登山的照片和文章,對於山頂上遼闊的視野感到相當嚮往,所以一直把這個景點收入在口袋名單之中,但遲遲一直沒有機會來到這邊。這次就趁從雲森瀑布回來的途中經過五寮尖山的登山入口,就開始展開一條不歸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