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青年嶺環狀步道

當初在安排行程時考量到走了一整天的阿里山應該會滿累的,所以不想要當天就開車下山就走了,想要在山上找個中繼點休息住宿,後來覺得瑞里這地方還滿適合的,且這邊有一條著名的青年嶺環狀步道還滿吸引我的注意,沿途有情人橋、燕子崖、千年蝙蝠洞、雲潭瀑布...,像個健達出奇蛋一樣,一條步道可以把眾多景點收入口袋中,實在太棒了!
第一天晚上真的很累,所以很快就入睡了。但也不知道為什麼很早就起床了,迫不及待想知道今天的天氣如何,打開陽台窗戶往外看後,發現是晴朗的好天氣就放鬆許多。

大家陸續起床後就約八點到餐廳吃早餐去,在深山裡有熱騰騰現煮的早餐吃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很推薦瑞里這邊的茶壺民宿,除了停車方便之外,旁邊還有餐廳可以點些合菜吃,超方便的啦!重點是口味還滿好的,超符合我的胃口,晚上還有螢火蟲導覽活動。

瑞里風景區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和竹崎鄉的交界處,觀光資源非常豐富。

吃完早餐之後,就準備收拾一下行李準備前往今天的第一個行程:青年嶺環狀步道。

在離開茶壺停車場前發現這邊有個庭院種滿了紫藤花,超美的啦!

瑞里海拔約1,000公尺,環境天然純淨無汙染,正是紫藤生長的絕佳環境。

瑞里盛開的紫藤花,各個顏色濃郁,花穗飽滿,每當3月紫藤花盛開時,彷彿一串串紫色風鈴懸掛在空中。

 一串串紫色風鈴懸掛在空中,微風輕撫,生姿搖曳,美不勝收。

欣賞漂亮的紫藤花後,大約早上九點多,之後就開車著往青年嶺環狀步道去,大約需要15~20分的車程。

在離開民宿前老闆有詢問我們打算去哪裡玩,我就跟他說我們要先去青年嶺步道,他建議我們從由72.2K入口進入比較好,不要直接從瑞里國小那條下去因為太陡了,我們也聽從他的建議來到了72.2K的入口處。

青年嶺、燕子崖、千年蝙蝠洞都位於同一條環狀步道上,為瑞里風景區內相當著名的旅遊景點。

進入青年嶺步道,一開始就是圍繞著的桂竹林。

步道往景點的路上幾乎都是下坡的狀態, 心想等等往回程的路上應該要累了。

本來還在擔心山區會不會容易碰到下雨,不過老天爺還滿賞臉的,給了一個晴朗的好天氣。

整個步道呈現的都是階梯步道,平緩後下坡走起來相當好走。

瑞里地區經人為開發後,天然林的面積相對減少,這是少數保留下來的天然林。

雖然前一天的疲憊還沒完全恢復,但環境優美與空氣清新會讓你有活力繼續往前。

當接近情人橋時,已經可以看到對面燕子崖的景色了。

要通往對面的燕子崖和千年蝙蝠洞必須要經過這座情人橋。

吊橋形式的情人橋,橋寬正好適合情侶雙人併肩而走。

走到情人吊橋,於橋上往下欣賞,可以看到峽谷風光。

橫跨粗紙坑溪的情人橋位在一片綠意中。

橋下溪流潺潺,伴隨著輕柔微風,聆賞溪谷空幽飄渺天籟之音。

如果是從瑞里國小方向來的話,情人橋應該是景點的最後一站吧。

走過情人橋轉個彎之後,就看到整個燕子崖了,說真的第一眼看到燕子崖的景色還以為來到太魯閣了。

燕子崖與蝙蝠洞相連,岩壁上密佈整齊的橫條紋理。

如屋簷般伸出的峭壁,上面佈滿許多細孔且成條狀分佈。

燕子崖是上面佈滿細孔的一大片岩石,過去是燕子築巢的地方。

走在岩洞下方的步道還滿涼快的,遮蔽了不少的陽光。

如果正值雨季時,山泉自崖頂落下 , 如身在水濂洞般,可惜當天連水流幾乎都沒看到,好可惜阿!

穿過燕子崖後沒多久就來到了千年蝙蝠洞了,蝙蝠洞的岩壁為燕子崖上部地層的廷伸,綿延200多公尺。

岩性為層狀砂頁岩,岩面上形成蜂窩似的洞口。

是昔日蝙蝠棲息的場所,可惜蝙蝠早已失去蹤影了,今日已全數遷移至他處。

上頭有著數以千計的蜂窩狀大小石洞,此地又有「台灣敦煌石窟」之美譽,值得坐在這邊休息好好欣賞一番。

欣賞完千年蝙蝠洞之後,就照著原路走回去了,因為車子是停放在另外一頭而不是瑞里國小那。

走回去的路上再次欣賞到燕子崖與周邊溪谷的景色,綠意盎然的樣貌真美。

回程的路上就開始一連串的爬坡了,只想寫個慘字阿!

走一走偶爾會停下來休息順便欣賞周邊山景,發現遠方的山頂上種植了不少檳榔樹,不知道這樣開發會不會影響水土保持阿?

最後終於緩緩地走回到入口處了,但也滿身大汗了,稍微擦拭休息一下後,就準備到附近的雲潭瀑布看看,雖然好像有步道可以連到圓潭瀑布,但是由於還有別的行程要走沒辦法逗留太久,所以最後決定開車去,就不用再辛苦走回來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姜子寮山步道

每當提到這條步道時,就不得不先說我為何突然買新車的原因,當初就把姜子寮山步道規劃在我的一日遊的行程裡,找個休假晴朗的好天氣就開著老爸的車前往,誰知因水路有漏水導致水溫上升,最後拋錨在高速公路上,車子還差點燒起來了,把我嚇得半死,最後請拖吊拖回桃園處理,最後研判應該是沒救了,完全沒有修理的價值,促成我購買新車的契機。

高雄地標建築大賞

一直對港都這個城市很陌生,趁著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高雄各地標建築的位置,順便欣賞獨特的建築也是這次來高雄的目的之一,個人也非常喜歡獨特的建築設計,彷彿是件藝術品般呈現在眼前。 今日最先拜訪的建築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看網路介紹是一間很美的圖書館。

大湖觀景台

最初的計畫是結束蜊埤湖的行程後,直接繼續前往福山植物園參觀去,但是因為之前天候不佳又因預約日接近無法取消,被系統封鎖兩個月都無法再預約了,只好改變計畫去之前也一直很想去的九寮溪生態園區,途中會經過大湖這邊,突然想到之前有標記一處大湖觀景台這地方,印象中會知道這地方是因為之前在查詢有關宜蘭的攝影景點,才意外發現原來有這地方。 前來的路上會開上一條叫湖西產業道路,道路有水泥鋪設但路面不算寬且會瞬間陡上,所以前來時務必要小心,由於也是第一次前來也沒什麼把握,看到接近目的地時,就把車停放在路邊再往觀景平台走去。 步行至觀景平台的產業道路上,意外看見幾顆梅花樹,但感覺才陸續要綻放而已。 蜜蜂辛勤著採食花蕊上的花蜜,在花朵之間穿梭著,構成一幅美美的畫面。 老實說剛開始還找不到觀景平台到底在哪?後來才在一處樹叢堆裡發現,但這邊這視野其實沒有很好,因為被前面的樹木遮蔽不少,反而覺得剛走上來的產業道路這段視野還比較好。 由於觀景平台視野不優,所以又往回走到剛剛前來的產業道路上,路上碰到幾顆橘子樹,感覺好橘子好可口。 果實上殘留白白的東西應該是農民在防止果實日燒用的碳酸鈣,也就是俗稱的石灰粉,清洗一下就可以食用。 個人認為這裡最佳攝影位置落在這片種植金棗的產業道路旁。 金棗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 從斜坡的產業道路上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從大湖觀景平台所看到的景色,且不會有樹木遮擋的問題,下面還種植了一片金棗。 本來想說拍這片景色應該要用廣角鏡比較適合,但實際發在這場景用中長焦段拍比較好,因為今天的天空較少特色,用中長焦可以局部特寫,避免拍到太多的天空。 這個方向應該是剛剛從蜊埤湖一路過來的景色吧,遠處的山邊都布滿了墓園。 老實說,我還真的很少用70-200mm長焦鏡頭拍風景這麼久,但是這邊就一整個超適合的啦! 往左邊眺望過去應該依序為頭城、礁溪,俯瞰員山、宜蘭與壯圍。 往右暸望則可以眺望到羅東、冬山、蘇澳,視野還滿廣闊的。 而正前方就是棋盤式的稻田排列景色,只可惜沒看到金黃稻田風光,不然應該會更美的說。 而正前方遠處則可以眺望到龜山島了,以前都不覺得龜山島像隻龜,但從這邊望向龜山島真的像極一隻龜,原來之前看到位置都不對。 這邊還滿適合拍攝日出和夜晚的景色,或許下次有經過這時可以來挑戰看看。 宜蘭地區的稻田一年一作,每年的五月初到六月底為稻子成熟期,所以在這段期...

桃園濱海線之竹圍、永安漁港與新屋綠色隧道

聽氣象預報說今明兩天好天氣之後又要開始變天了,剛好這禮拜星期一是Off Day,就計畫出去騎車嚕,順便測試新裝的CAT EYE碼表是否一切正常,挑一個最基本款的碼表,簡單又清楚,免得像上次買的碼表,功能太多用不到又容易故障,隨它心情在顯示,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