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之前來台南時有去著名的四草綠色隧道,景色相當令人驚艷彷彿歷歷在目,但當時卻沒注意到這邊附近有一座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以白色為主調色系的建築體,打造出特殊又美麗的全台唯一水上高腳屋建築群。這次來既然來到安平了且白天的天氣又很好,所以就先跑來這邊瞧瞧了。
覺得這邊比較適合藍天白雲時來拍照,所以早上的第一站就先跑來江國家公園這邊,這邊有規畫停車場相當的方便。

沿途就像是走進公園的步道裡,沒什麼遮蔽物,所以最好做好充足的防曬。

走著走著就會遇到一處觀景平台,站在這邊就可以望向整個台江國家公園。

白色建築群與天上的白雲都倒映在湖面上,景色相當優美。

台江國家公園具備了歷史、自然、產業三大資源特色。

是台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催生而成的國家公園,包含著陸域及海域兩大區塊。

仔細觀察到建築旁的圍牆竟然是用蚵殻搭建而成,也太特別了吧!

走進來之後發現除了建築很特別之外,地上的磁磚排列也很有趣,意外地和白色建築很搭配。

很可惜的一點就是當天想進去遊客中心參觀,後來發現內部還在整修尚未開放,所以只能到戶外的走走而已。

雖然沒辦法參觀遊客中心,但是來這邊拍拍建築的外觀也很好玩喔。

這邊建築的窗戶也很有意思,沒有規則的排列就好像是外星人的符號似的。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這邊好像是渡假中心,有種很放鬆舒服的感覺。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第8座國家公園,兼具人文與生態保育。

採用高腳屋設計,搭配海島式的建築風格。

遠看就像漂浮在魚塭上,可以保留原有地景地貌,避免破壞濕地生態。

建材方面利用回收來的無數牡蠣,設計成牆面或橋邊護欄,具巧思又環保。

整體設計添加了人文歷史、美學和綠建築的元素。

可能是平日的關係,人潮沒有那麼多,也比較好逛好拍。

超質感的高腳屋設計,吸引不少人前往拍照打卡,融合濕地生態,也吸收生態保育新知。

雖然差一天遊客中心就要開放了,無緣進入參觀實在有點可惜,希望下次有再來台江這邊可以搭乘觀光船一覽整個園區的全貌,順便再來參觀這邊的遊客中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高雄地標建築大賞

一直對港都這個城市很陌生,趁著這次機會來好好認識一下高雄各地標建築的位置,順便欣賞獨特的建築也是這次來高雄的目的之一,個人也非常喜歡獨特的建築設計,彷彿是件藝術品般呈現在眼前。 今日最先拜訪的建築就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看網路介紹是一間很美的圖書館。

桃園濱海線之竹圍、永安漁港與新屋綠色隧道

聽氣象預報說今明兩天好天氣之後又要開始變天了,剛好這禮拜星期一是Off Day,就計畫出去騎車嚕,順便測試新裝的CAT EYE碼表是否一切正常,挑一個最基本款的碼表,簡單又清楚,免得像上次買的碼表,功能太多用不到又容易故障,隨它心情在顯示,囧。

三峽五寮尖山

不管是在網路旅遊文章分享還是在臉書的動態貼文,多少都遇過有人分享五寮尖山登山的照片和文章,對於山頂上遼闊的視野感到相當嚮往,所以一直把這個景點收入在口袋名單之中,但遲遲一直沒有機會來到這邊。這次就趁從雲森瀑布回來的途中經過五寮尖山的登山入口,就開始展開一條不歸路阿!

阿嘉的家與恆春縣城西門

在墾丁白沙灣待了好一陣子之後才緩緩往恆春移動,發現和原本預期的行程進度落差很大,只好捨去後面的景點,把剩下的時間待在恆春這邊,因為久久才來到這麼南邊,還沒好好感受這邊的天氣和風俗民情就離開了,實在有點可惜。 對於恆春這邊的印象來自於電影「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在我就讀大學期間非常的火紅,而這邊電影我也反覆看了滿多遍的,非常喜歡這邊純樸的風土民情,一直希望有個機會能親身來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