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檜意森活村待了好一陣子之後,就準備離開嘉義市區了,準備開往北回歸線太陽館,應該這個景點好像距離市區有一段距離,所以就不打算騎腳踏車過去了,直接開車前往。
其實會知道這個景點,其實也是參考蔡阿嘎遊嘉義的短片才知道的阿,不然對嘉義就是相當的陌生。
離開嘉義市區前,再次經過著名的圓環噴水池,對嘉義來說應該算是滿重要的地標。
不知道下次再來嘉義會是哪時候,還滿期待的,這個充滿森林火車與嘉南棒球的故鄉。
有一種來到郊區的感覺,這邊的路相當大,看到一間很特別的建築就知道差不多到了。
這邊有一塊很大的停車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日的關係,好像沒幾台車停在這邊。
這邊相當空曠,附近沒什麼遮蔽物,沿著這條綠色走廊到入口處。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一直是嘉義重要的指標。除了作為重要的觀光景點外,更積極地進行和世界各地的北回歸線地標交流。
廣場這邊有陳列泰坦二號火箭,感覺很巨大耶。
泰坦載運火箭,是美國研製的拋棄式火箭。
專門為雙子星載人太空計畫而研發,又稱雙子星載運火箭。
箭身直徑三公尺,長度三十三公尺。
尾端的推進器感覺結構相當的複雜。
樓高十層的太陽館有著飛碟幽浮般的外型。
是嘉義縣相當重要的北迴歸線地標。
北回歸線意指太陽在北半球直射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大約在北緯23.5度。
矗立在公路旁的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長年來一直是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下車瞻仰拍照的地標。
原本這裡僅有一座北回歸線紀念碑,建於清朝光緒34年其歷史相當悠久,以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
嘉南大地震後經歷5次的修建,目前共有6座北回歸線地標。
說實在話,我覺得這棟建築真的很像幽浮之類的。
太陽館底下有個廣場,周遭是有關太空介紹看板和天文資訊。
不知道是不是平日的關係,感覺這邊規劃的還算不錯,但是人潮卻是空蕩蕩的。
太空梭的建築外觀十分具有現代感,建築內部則以天文星象為主題作展覽。
本來很想到裡面仔細逛逛,但因為時間真的很有限,所以只在外圍走走看看。
館外的空間也設立了許多與天文、地理、星座相關的圖像。
每個都十分具有教育意義,讓這裡不但可以休閒,也是個可以增廣見聞的好去處。
北回歸線太陽館,具有科學、教育、觀光等多重意義。
北回歸線太陽館,與第五代標誌並立,自此從單一紀念碑之型制,擴大為場館建築物。
由於等等還要去參觀南故宮的關係,在這邊並沒有停留太久,再加上太陽實在很大,周遭又很空曠沒有什麼遮蔽物,所以就準備先離開了,如果下次有再來,可以花點時間好好逛逛場館內部。
其實會知道這個景點,其實也是參考蔡阿嘎遊嘉義的短片才知道的阿,不然對嘉義就是相當的陌生。
離開嘉義市區前,再次經過著名的圓環噴水池,對嘉義來說應該算是滿重要的地標。
不知道下次再來嘉義會是哪時候,還滿期待的,這個充滿森林火車與嘉南棒球的故鄉。
有一種來到郊區的感覺,這邊的路相當大,看到一間很特別的建築就知道差不多到了。
這邊有一塊很大的停車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平日的關係,好像沒幾台車停在這邊。
這邊相當空曠,附近沒什麼遮蔽物,沿著這條綠色走廊到入口處。
北回歸線天文廣場一直是嘉義重要的指標。除了作為重要的觀光景點外,更積極地進行和世界各地的北回歸線地標交流。
廣場這邊有陳列泰坦二號火箭,感覺很巨大耶。
泰坦載運火箭,是美國研製的拋棄式火箭。
專門為雙子星載人太空計畫而研發,又稱雙子星載運火箭。
箭身直徑三公尺,長度三十三公尺。
尾端的推進器感覺結構相當的複雜。
樓高十層的太陽館有著飛碟幽浮般的外型。
是嘉義縣相當重要的北迴歸線地標。
北回歸線意指太陽在北半球直射距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大約在北緯23.5度。
矗立在公路旁的第五代北回歸線標誌,長年來一直是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下車瞻仰拍照的地標。
原本這裡僅有一座北回歸線紀念碑,建於清朝光緒34年其歷史相當悠久,以標示北回歸線在此通過而立碑紀念。
嘉南大地震後經歷5次的修建,目前共有6座北回歸線地標。
說實在話,我覺得這棟建築真的很像幽浮之類的。
太陽館底下有個廣場,周遭是有關太空介紹看板和天文資訊。
不知道是不是平日的關係,感覺這邊規劃的還算不錯,但是人潮卻是空蕩蕩的。
太空梭的建築外觀十分具有現代感,建築內部則以天文星象為主題作展覽。
本來很想到裡面仔細逛逛,但因為時間真的很有限,所以只在外圍走走看看。
館外的空間也設立了許多與天文、地理、星座相關的圖像。
每個都十分具有教育意義,讓這裡不但可以休閒,也是個可以增廣見聞的好去處。
北回歸線太陽館,具有科學、教育、觀光等多重意義。
北回歸線太陽館,與第五代標誌並立,自此從單一紀念碑之型制,擴大為場館建築物。
由於等等還要去參觀南故宮的關係,在這邊並沒有停留太久,再加上太陽實在很大,周遭又很空曠沒有什麼遮蔽物,所以就準備先離開了,如果下次有再來,可以花點時間好好逛逛場館內部。
留言
張貼留言